![]() |
来源: 省民政厅 | 发布机构: 省民政厅 |
分享到:
|
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党支部:
坚持以“党建+”模式
夯实“爱心民政·予爱童行”党建品牌
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党支部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积极创建“爱心民政·予爱童行”党建品牌,秉持“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工作理念,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创新力,持续完善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和社会参与“四个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儿童福利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水平。
坚持“党建+机制”,持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组织支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支部党员自觉从政治高度看问题、找路径,立足人民立场想问题、办实事,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儿童需求为中心,以建章立制为抓手,强化制度机制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收养登记、机构成年孤儿安置等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儿童福利体制机制。建立孤困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与低保标准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2020年以来先后2次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集中养育、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分别提高至2002元、154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坚持“党建+阵地”,持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牵头推动作用,将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构建“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服务保障网络。选优配强儿童督导员232名、儿童主任3286名,实现全省乡镇(街道)、村(居)全覆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社会救助和儿童福利保障范围。持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创优提质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将10家儿童福利机构整合成4家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打造“养、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机构,探索“开门办院”,拓展社会化服务功能。打造集临时救助、心理关爱、政策宣讲等“一站式”综合平台,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护苗驿站)19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18个,实现全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居)服务阵地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对未成年人进行临时监护11人次、心理辅导656人次、关爱帮扶5.1万余人次、普法宣传14.7万余人次。
坚持“党建+监管”,持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督促落实、监督保障作用,持续构建全覆盖、全过程、穿透式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孤困儿童基本信息台账,定期向政法、公安、教育、医保等部门共享数据信息,每年按不低于40%的比例对孤困儿童保障情况进行核查,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的方式,对孤困儿童保障进行全链条监管。今年以来,全省累计走访帮扶孤困儿童10.8万人次,留守儿童父母与委托照护人签订委托照护协议率达到100%。切实防范化解机构安全风险隐患,细化机构安全隐患自查清单109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现场检查或视频抽查,依托信息管理系统对问题整改销账情况进行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共排查整治安全隐患41个。
坚持“党建+联动”,持续完善社会参与体系。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儿童福利多元工作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儿童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海南省公益创投大赛,发掘培育“流动儿童·小菜苗”“留守儿童·守护童年”“心灵花园”等一批品牌项目,为孤困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关爱服务和更多支持,共举办活动154场次、服务6944名儿童。出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护苗驿站)建设与管理规范》等标准,着力提升机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2025年,在陵水开展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重点探索困境儿童风险等级关爱服务机制、权益保护服务体系、儿童服务标准体系,着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模式。